雖然藏象學說可以用具體的解剖學來理解,五臟即心、肝、脾、肺、 腎,而六腑即膽、胃、大腸、小腸、膀胱,它有另外一個更深層次的意思及更抽象的解釋,藏象其實不單只涉及五臟六腑,亦包含血氣陰陽、五行神魄等中醫學基礎理論?!饵S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有以下記載:“帝曰: 藏象者何?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亢在血脈,為陽 中之太陽,通于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所處,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于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 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于冬氣。肝者,罷極之本,魄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陰,通于春氣。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康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 類,通于土氣?!?br />
由以上可見,中國傳統醫術所說的五臟,不單是指身體里面的五臟, 而是有更深層更抽象的意義,就是說,它是指神、魂、魄、意、志等,五類精神狀態?!饵S帝內經?素問調經論》曰:“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 脾藏肉,腎藏志,而此成形?!薄饵S帝內經?靈樞?本神》再曰:“肝藏血, 血舍魂,心藏脈,脈舍神,脾藏營,營舍意,肺藏氣,氣舍魄,腎藏精,精舍志。”另外,《黃帝內經?靈樞?本藏》曰:“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也?!睆囊陨稀饵S帝內經》所闡明的理論,我們就明白五臟六腑是藏象解釋的一部分,而藏象學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就是說人的心情、精神活動與臟腑有密切的關系。人的精神情緒對五臟六腑有直接的互相影響,例如憤怒傷肝,悲哀傷肺,過喜傷心,恐懼傷腎,過度思考傷脾,等等,這些都是藏象對內臟機能與外在現象關系的描述。
另外,傳統中國醫術亦對肉眼看不見的內臟,以及肉眼能看到的外表聯系上關系,譬如:“心在華為面,心在竅為舌,心在體合脈,其華在面”, 意思就是說心的機能是否正常,可以在面部的色澤顯露出來。如果氣血不 足,面色就會蒼白無華。心在竅為舌,意思是心的外在連鎖就是舌頭,所以 又稱舌為心之苗。一般的理解,舌的功能在于表達語言,在于嘗百味。但是,如果舌面無華,色澤不正常,這是代表心的機能起了異常,血氣運作不順。例如,舌頭如果呈現紫暗色,就是代表陰陽虛損,或者是血脈寒滯。
再以肝作為另外一個例子,肝在氣為目,肝主筋,肝主藏血,所以,人如果肝臟有問題,眼睛就會呈現不正常的顏色及外形,如果肝氣不足,兩只眼睛會干及枯黃,如果肝氣過熱,雙目就會赤紅。又例如脾臟,脾主運化, 主統血,主肌肉,脾在竅為口。指人飲食、口味及食物的運化都與脾有好大關系,脾胃如果正常,胃口就會正常,食欲就會好。脾的竅門是口,如果脾胃正常,口唇色澤就會紅潤,反之,脾胃、運化異常,唇就會淡白干枯。
《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肺者相傳之官,沿節出焉?!奔词钦f肺是氣的根本,是魂的居住之所。肺主要功能是呼吸,將人體內里濁氣排出體外,將外界環境的新鮮空氣吸入體內,而調節身體的機能,促進正常的新陳代謝。所以,如果肺部出現問題就會出現呼吸不利、胸悶咳嗽、鼻塞等現象。肺的菜單現于皮膚、毛發;所以,肺臟健康,皮膚就會光澤而滋潤。禪醫的診病方法及內養功練習的理論都和藏象學表里關系概念有密切關系。
陰陽學說: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是中國先人用以觀察和解 釋自然現象的哲學,陰陽概念淵源悠久,《老子篇》中曾概括地說:“萬物負陽而抱陰?!薄兑讉鳌芬嗵岢觥耙魂栆魂幹疄榈馈钡恼軐W理論。陰陽學說能夠將宇宙基本的規律簡易表達出來,例如晝夜、熱寒、外內、上下、動靜等,都說明宇宙有一定的規律,一陰一陽互相依存,互相對衡,互相生滅。 中國傳統醫術的一個主要核心就是陰陽,《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也,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使,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br />
從《黃帝內經》這幾句話來理解,這個治病的“本”就是陰陽,所以說 “陰陽”就是中醫的基本概念。中醫的辨證、診斷及養生等都離不開陰陽, 而禪醫的診治、練功、飲食理論也離不開陰陽。例如,中醫的八綱辨證(是各種辨證的綱領)亦都是依據陰陽學說的概念。八綱辨證將人身體的疾病分辨為陰、陽、表、里、寒、熱、虛、實。表、熱、實屬陽;里、寒、虛屬 陰。疾病發生的原因是陰陽平衡失調,疾病治療原則亦都是使陰陽平衡。在禪醫的理論當中,調整陰陽,促進陰陽恢復平衡是主要的治病方法。另外, 中醫傳統醫學將陰陽用以解釋人體組織的結構,生理功能的運作,人體的外部、上部、背部為陽,內部、下部、腹部為陰。五臟為陽,六腑為陰,各有功能,互相補足,互相抗衡,互相扶持,造成協調平衡的一個系統。少林功夫的鍛煉也離不開陰陽,練功以陰陽虛實為要領,內外、上下、前后都相應相隨。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有以下的說法:“余聞上古有真人 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彼?,《黃帝內經》認為,陰陽存在互相依賴,互相制約,互相消長,互相轉化,從而保持人體陰陽平衡協調。《黃帝內經》中形與神俱,形神合一,提挈天地,把握陰陽,都是天人合一及陰陽平衡的思想,亦都是指引治療養生的一個中醫傳統概念。在禪醫理論當中, 人身體生理變化,病態現象都是血氣不暢順和陰陽不平衡所致。
五行學說:五行學說是另一種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五行學說可以說是 起源于陰陽,五行以陰陽理論為核心,發展成為表達世界五種物質構成的元素。五行的“五”字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行”的意思是運動變化,意思就是說金木水火土這五種物質不斷變化、運作,相生相克,構成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
五行學說是中醫理論上很重要的思想指導。首先,五行學說是用以形容人體五臟相配合,例如,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由于五行有相生相克的特性,在治療疾病方面,便起了指導的作用,例如,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母”的意思是指生(助)的一方,“子”的意思 是指被生(受助)的一方。例如,五行當中相生的規律,金生水,水生木,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而相克的規律就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 克火,火克金。將五行的相生相克以及五行與五臟的關系聯系起來就可以造成一個系統性治療的指引,例如,以五行相生的理念指引治療——木生火, 即是說可以用肝藏血來滋養心;火生土,心是火,可以心火溫補脾胃;土生金,即脾胃運化的食物可以抑補肺氣;金生水,即肺氣清肅,津液可以滋潤 腎氣;水生木,意思就是說腎所藏的精,可以滋養肝的陰血;等等。
另外,以五行相克的理念指引治療——木克土,即肝的功能可以疏泄脾胃的積滯;土克水,即胃的運化可以幫助防止腎水過剩;水克火,即腎陰氣充足可以防止心火過剩;火克金,即心火陽熱可以抑制肺氣剩;金克木, 即肺氣清降可以制約肝陽上提;等等?!饵S帝內經?素問?寶命全角論》日: “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萬物盡然,不可勝竭?!薄饵S帝內經》這幾句話可以說是概論五行于中醫學上的核心思想,就是說人體五臟必須如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相輔相成, 而形成一個健全整體。由于任何一個五臟起了變化都會對其他的五臟六腑有所影響,有所牽連,在治療疾病方面,便不可以只偏看一方,而要兼顧整體五行的變化、五行的運作,方可達致健康治療效果。五行學說亦都是禪醫學說的中心思想,因為認為人體五臟六腑有互相影響克制的關系,所以治病治全人,一個人如果有心臟問題,就不會只治心,而會兼顧其他的內臟機能。 一個人有腎問題,就不會只治療腎,亦會考慮五行相生相克的問題??偫ǘ?,治病當選求一個整體性,互相互動的方法來治療。
瀏覽49次